国庆假期,当很多人沉浸在出游打卡的欢乐中时,枢梦影视的团队却带着对 “好场景” 的执着,奔赴了上海崇明的横沙岛 —— 这片被称作 “长江尾端生态明珠” 的土地,藏着太多适合电影镜头的惊喜。
2024年 枢梦影视联合小岛户外,拍摄了收获了一致好评,2026年将在横沙岛带来全新的新作品。
【第一站】农村老房子


刚踏入横沙岛的乡村片区,新农村里藏着青砖黛瓦的老房子就抓住了团队的目光。不同于城市里的钢筋水泥,这里的老房子带着明显的江南乡村印记:木格窗棂上还留着岁月的斑驳,院门口的老槐树歪着枝桠,墙角的青苔顺着砖缝蔓延,连门前的石板路都被踩得光滑发亮。
“这个院子太适合拍年代剧了!”乔一凡导演蹲在石阶上比划,“要是拍一场祖孙俩的戏,阳光从窗户缝漏下来,落在人物肩头,画面感直接拉满。” 老房子的木门、屋檐下挂着的旧竹篮、窗台摆着的搪瓷缸,每一个细节都透着 “原生态的生活感”—— 这种不刻意修饰的质感,正是很多现实题材、乡村题材电影需要的 “真实底色”。
【第二站】户外大舞台


顺着乡村主干道走到热闹的村中心,一座藏在村广场里的现代户外舞台,瞬间让团队停下了脚步。和传统乡村舞台不同,这里的设施透着十足的 “现代感”;而舞台周围的广场空间也很规整,在舞台另一侧搭建着错落的观众席,侧边是儿童游乐区的小滑梯,远处还能看到广场边缘的健身器材,满满都是乡村生活的烟火气。
“这舞台太灵活了!拍现代乡村题材根本不用改景。”“要是拍‘乡村春晚’’的戏份,开亮舞台灯,就是最真实的现代乡村场景;就算拍生活化的片段,比如村民傍晚在舞台旁聊天、孩子在广场上追跑,舞台的现代感和周围的乡村环境也能完美融合,不违和还很有层次。” 白天阳光洒在舞台地板上,能拍出明亮轻快的氛围;要是傍晚拍,舞台灯光亮起来后,暖黄的光和远处农田的暗色调形成对比,很适合拍情感戏的过渡镜头。
【第三站】横沙小学




走进横沙小学时,校园里的安静和活力形成了奇妙的反差 —— 国庆假期的校园没有学生,但教学楼、彩色的塑胶操场,依然透着浓浓的 “校园气息”。
“如果拍儿童电影或者青春片里的‘乡村校园’情节,这里太合适了。” 编剧站在操场边回忆,“你看那个单杠、教学楼走廊的木质扶手,还有教室窗户上贴着的简易窗花,都是我们小时候熟悉的样子,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。”团队还了解到校园里还有小花园、图书室等空间,未来如果有拍摄需求,也有足够的场景可挖掘。
不止这些!横沙岛藏着 “多元拍摄密码”


除了这三个重点考察的场地,横沙岛还有更多 “隐藏款” 场景:环岛公路旁的芦苇荡,适合拍公路片里的 “自驾戏份”;滩涂湿地边的木栈道,能拍自然纪录片或文艺片里的 “独处镜头”;还有岛上的果园、鱼塘、老供销社,每一处都带着 “原生态、无商业化” 的特质。
一路走下来,团队成员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细节:“老房子适合年代戏,村广场现代舞台可拍现代乡村集体戏、生活场景”“小学适配儿童题材、青春回忆杀”…… 而横沙岛最打动大家的,不仅是场景的多样性,更在于它的 “生活气息”—— 这里没有过度开发的商业痕迹,村民的生活节奏缓慢,走在路上能遇到打招呼的老人、追着蝴蝶跑的孩子,这种 “真实的烟火气”,正是电影作品最需要的 “灵魂”。
横沙岛,值得期待的“影视新地”
国庆的考察虽然结束,但枢梦影视团队对横沙岛的 “想象” 才刚刚开始。从充满时光感的老房子,到兼具现代感与乡村味的村广场舞台,再到能唤起童真的小学,这里的每一处场景都像 “未被打磨的璞玉”,等待着用电影镜头赋予它故事。
未来,当枢梦影视的作品里出现横沙岛的画面时,或许我们能从那些镜头里,看到乡村的美好、自然的治愈,以及藏在细节里的 “生活温度”。
而这趟国庆寻景之旅,也成了团队为 “好作品” 积累的重要一笔。 毕竟,好故事需要好场景,好场景,藏在这样充满诚意的探索里。